您当前的位置:   首页 >> 科普宣传 >> 正文

公众应该如何科学正确应对地震

发布时间:2013-05-03 16:40:04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

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,是地下岩石受力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后突然破裂引起的地面震动,就像刮风、下雨这些自然现象一样,是必然要发生的。

 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——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,地震多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,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烈地震。

  目前地震预测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过关,对大多数地震国内外地震专家都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。地震发生后,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基本原则是:沉着冷静,临震不乱,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、开阔的地方,这是应急避震比较好的方法。紧急疏散时,尽量使身体的重心降低,可以采取趴下、蹲下或坐下姿势的正确避震姿势;注意保护身体头、颈部、眼睛、口、鼻等重要部位。如有可能时,利用身边的物品,如枕头、被褥等顶在头上;低头、闭眼,以防异物伤害;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以防灰土、毒气侵入。要注意躲避在室内结实、不易倾倒、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,最好选择开间小、有支撑的地方进行避震,如承重墙角、炕沿下或低矮、坚固的家具边;坚固的桌子下(旁)或床下(旁)等。